bbin体育足彩_bbin新体育平台-客户端下载

图片

图片

当前位置: 首页
> 政务资讯 > 今日龙泉

龙泉:用N种美好,共绘生活品质城市

文章来源:龙泉市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5-19 16:20:44 点击数:

连日来,龙泉宋元青瓷厂车间里窑火彻夜不息,第一炉“粉青梅瓶”正待出窑。这次,总经理丁军良参加政府组织的香港时尚家品展,接到了2000余件的粉青梅瓶订单

“政府搭台,让我们和客商‘一见青心’,参展的企业收获都颇丰!”这位青瓷匠人脸上难掩兴奋。像丁军良一样的龙泉人以及来龙泉创业的人,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创业、就业、生活,有着满满的获得感!

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。我市始终坚持以“人”为核心,推进高水平生活品质城市建设,以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为抓手,破解民生难题,补齐民生短板,增进民生福祉,全力打造更多“民呼我为”龙泉实践成果。一座更有温度、更有质感、更有活力的生活品质城市呼之欲出,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每一位龙泉人。

适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

“龙易找”打造“15分钟就业圈”

张有钢 摄

西街三江口文旅项目

■ 事业梦想在此成就

2022年,泉州人庄培强刚到龙泉时,西街三江口地块街区氛围较弱,只有零星的几家小店。

他带领团队用三年的时间,成功在三江口区块打造出包含MOJ水塔咖啡、吾仓西餐厅、三两风茶室、瓯江源漂流特色项目等在内的文旅商业矩阵,实现餐饮、民宿、旅拍等多元业态品牌的矩阵式布局。

“如今部分都已成为街区里的网红门店,今年还将新增邓家大屋民宿、城市民宿酒店、浮云茶室等项目。”庄培强说,他在龙泉的创业中,深刻感受到龙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异的营商环境,且十分看好龙泉发展前景。

在龙泉,创新创业氛围浓厚,就业机会也触手可得。

“我们将以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为引领,确保全年新增产值亿元以上,用实干实绩为龙泉经济发展再添新光彩。”看着满桌子的外贸清单,三田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陈庆华感慨地说。

陈庆华是查田人,他与父辈一起回乡创业后,带领团队将三田集团做成了龙泉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龙头企业,去年,三田集团产值实现10.69亿元,成为我市首家“10亿级”本土制造企业。他在成就自己事业的同时,也解决了数百人的就业问题。

龙泉积极为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环境。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创团队入驻青年众创空间,享受着青年共享窑炉、青创共享食堂、青创展示交流中心等创业配套设施,在龙泉实现青年创客“拎包创业”。近三年成功引进全国24个省份的1100多支青年创业团队来龙发展,新登记市场经营主体中青年占比达60.7%,青年发展综合指数位居全省前列。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5.3万人,高技能人才达1.8万人,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从2021年的21.9%提升至33.5%。

“以前找零工要四处打听,靠熟人介绍,现在有了零工服务驿站,找工作真的是太方便了!”安仁镇的李大姐来到家附近的零工服务驿站,工作人员根据她的技能和意愿,为她推荐了一份木玩厂的工作,不仅工作时间灵活,收入也比以前高了不少。

近年来,我市在19个乡镇(街道)设立了“零工服务驿站”,由就业专职工作人员定期提供就业服务,将零工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,打造“龙易找”零工市场2.0版,构建“15分钟零工就业圈”。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80余场,提供就业岗位2.9万余个,新增就业8600人。

人生最好的状态是:有稳定的收入,热爱的事业。龙泉人,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中,让未来充满期待。

■ 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

“以前都想把孩子往外送,现在对龙泉教育越发有信心。”家长何洁说,以前小孩还没上初中时,就看到身边朋友为送哪里读书而焦虑,很幸运碰到龙泉实施教育综合改革,看到越来越高的升学率,她们就再没有想过送孩子去异地读初中。

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是每位父母的心愿。教育,承载着家庭的希望和孩子的未来。

龙泉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基础工程、民生工程、长远工程,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,教育综合实力得到全方位提升。2021-2024年期间,龙泉中学C9顶尖高校录取从4人增至10人,双一流大学由63人增至87人,省属重点录取率由28%提升到40%。全市普通高中本科录取率由2021年的43.1%提升至2024年53.7%,龙泉中学获评省现代化学校。

每一个数字后面,都有一大批受益的孩子。在龙泉,“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” 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,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与成果。“两市”创建通过省级评估,12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得到优化调整,成为省全域教共体(集团化)办学试点。龙泉中学综合教学楼、龙泉职业技术实训基地、启明实验学校新建、龙泉二中和龙泉四中扩建等重大工程建成使用。累计新开办公办幼儿园10所,撤停民办园22所,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从2021年的40.3%提升至2024年92.8%,跃居丽水第一、全省前列。

“公办幼儿园师资和硬件设施更强,学费还省了一大笔,真的是惠民利民。”家长陈小红说,以前公办园少,对于她这样的二胎家庭来说,送私立幼儿园是一笔不少开支,而且现在阳光招生公开公平公正,升学省心了,不用托熟人找关系。受益的何止是陈小红,高达92.8%的公办园在园幼儿比率,远高于国家50%的标准,基本上已经破解了百姓“入公办园难”问题。

围绕县中崛起,在重点支持一中、浙大中学的同时,去年,我市又引进实力雄厚的温州瑾瑜教育集团,投资建设外国语高级中学。今年秋季,新校区投入使用,将满足更多龙泉学子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。

■ 让优质医疗普惠每位患者

“感谢省级专家为我‘量身定制’手术方案,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高水平的治疗和便利。”近日,术后康复良好的张阿姨将一面锦旗和感谢信送到市人民医院妇产科。

张阿姨因腹胀入住市人民医院,经过检查提示晚期卵巢恶性肿瘤。会诊医生邀请浙大二院妇科帮扶专家朱晓庆医师进行指导。朱晓庆专家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后,指出该手术难度大,需要多学科协助完成,市人民医院目前尚不具备开展该类手术的条件,将其转诊到浙大二院进行手术治疗。考虑到术后长期化疗管理问题,朱晓庆医师提出可以在龙泉进行后期化疗,并会同肿瘤科医生制定化疗方案,此举既避免患者来回奔波,也减轻了张阿姨家的经济负担。

医疗卫生是群众感受最直接的民生领域,身体健康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。近年来,龙泉始终坚持把守护群众生命健康摆在突出重要位置,全力推动“1+5+N” 综合医改,集中资源打造全人群、全区域、全生命周期的山区医疗服务模式,推动就医帮扶全覆盖,龙头医院龙泉市人民医院深度托管浙大二院。这些举措成效显著,逐步实现了 “大病重病少出市、一般病在乡镇解决、头疼脑热在村解决” 的目标,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。

“升级后的AI系统让我们的诊断能力‘如虎添翼’。特别是在腹部疾病早期筛查中,AI系统的加入显著提高了诊断效率和准确率,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。”市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吴光星对超声AI诊断辅助系统新增腹部诊断功能赞不绝口。市人民医院建成了省、市临床重点龙头学科10个,安仁卫生院成为丽水首家提供血透服务的基层卫生院。相较于2021年,2024年公立医院住院人次增长35.1%,人均住院费用下降20.9%。

健康浙江考核实现“五连优”。基础设施建设够“硬核”,总投资2.8亿元的中医院迁建工程、总投资2.42亿元的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成投用,人民医院二期完成竣工验收,妇保院新建工程稳步推进,谢氏骨伤医院项目5月初已搬迁,康宁医院预计年底前投用。近三年改造提升乡镇卫生院10个,新改扩建村卫生室133家,全市19家乡镇卫生院(社区卫生服务中心)100%达到国家标准。

曾经,医疗资源少、就医问诊难、配药不方便等问题,困扰着偏远山区群众。我市聚焦偏远山村群众就医不便的问题,连续多年打造“浙丽乡村好医”应用场景,累计提供日常健康监测8.8万余人次,开展远程问诊6700余人次,完成药品配送1.3万余份,有效破解偏远山区医疗卫生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。

■ 温暖守护品质生活

“我是一个人住的,年纪大了洗澡特别费力,容易着凉或摔倒。现在好了,助浴车直接开到家门口,专业人员负责洗澡、理发、剪指甲,我太需要了。”在兰巨乡独田村,80多岁的曾大爷享受到了“移动助浴车”服务,服务人员通过升降平台将曾大爷推入车内,在为他测量体温、血压等健康指标后调试好恒温热水,为他洗浴。“移动助浴车”服务,为独居老人们解决了洗澡难题。

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,是促进社会公平、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、基础性工程。近年来,龙泉始终高度关注困难群体的安危冷暖和衣食住行,抓紧抓实低收入农户增收,构建完善“五覆盖五提升五不少”全域结对帮扶机制,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,获省政府督查激励。用心用情做好帮扶、保障、服务,尤其不断强化对特困、低保、高龄、失能老年人的兜底保障,努力做到“老有康养”。累计建设乡镇(街道)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19 家、养老机构 6 家,让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。

“像我这样上了年纪又有病的老人,是不能参加商业保险的。感谢政府出台了‘浙丽保’,一年保费仅需100元,关键时刻帮了大忙呢!”近日,在市医疗保险服务中心窗口,62岁的市民陈先生激动地对工作人员说。原来,陈先生因大脑中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隙出血就医,总医疗费用39.14万元,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报销了14.62万元,“浙丽保”报销15.63万元,个人仅承担8.89万元。近三年,我市大病保险报销2.9万人次,报销金额5977万元,“浙丽保”报销1.51万人,报销金额6030万元。困难人员医疗救助和资助参保实现两个100%。

住有所居、安居宜居是万千家庭的共同心愿。近年来,我市始终锚定“让群众住得稳、过得安、有奔头”的目标,大力推动“住有所居”迈向“住有宜居”,花海云居、翡翠滨江等一批高品质小区相继建成交付,809套保障性住房投入使用,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约1.4万人。系统实施美丽龙泉建设“十美”行动,城镇、城乡结合部、农村的乱搭乱建、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整治,城乡风貌得到显著提升,成功创成省5A级景区城。

近两年,旧房改造、适老化改造的政策也让许多市民受益。陈思思父母家中刚刚完成了适老化改造,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“两个卫生间加厨房改造总费用4万多元,政府补贴直接减免30%,相当于省了1万多元。”改造后的卫生间、厨房焕然一新,防滑地砖、适老灶台、可折叠淋浴凳等细节改造随处可见,床边、淋浴区、马桶侧新装的扶手光亮整洁。

今年,我市已完成适老化改造110户,补助金额124万元;有109户家庭申请旧房改造补贴,其中90户审核通过,涉及资金152.68万元。

让城市更宜居,让生活更美好。这些清晰可见、市民感受深刻的变化,折射出龙泉在推进生活品质城市打造中迈出的坚实步伐。

记者 孙琳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