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政协浙江省委员会办公厅主管
浙江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办的
《浙江文史资料》(2023年第4期)头版报道了
市政协主席刘赤波署名文章
《亲历紧水滩库区农民异地搬迁》
龙泉是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的典型山区市,又是集老区、边区、库区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一体的后发县级市。20年前,23万农民分散居住在这片神奇秀丽而又沟壑纵横的土地上,全市每平方公里只有91人,仅为全省平均的五分之一。60%以上农村人口住在高海拔地区,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自然村就有375个,20户以下自然村有637个,35个自然村被阻隔在紧水滩库区的两岸。“行路难、上学难、娶妻难、求医难、通讯难”等现状和困难长期困扰农村居民,也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。“治穷先治散”,实施人口“内聚外迁”,让“产业上山、农民下山”,既是提高资源共享率、保护生态环境、促进农民致富“一箭三雕”的有效途径,也是推进龙泉市经济社会集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。
2005年6月,我由龙泉市移办调任农办担任党组书记、主任,兼任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。我深知要让百姓脱贫致富,唯有尽快走下深山,走出库区,异地开发,集聚发展。这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,想想容易,做做不易。于是认真思考要通过什么样的模式能够少花钱、少占地、居住环境又好,真正能让老百姓“迁得出、稳得住、逐步能致富”。当时,与龙泉毗邻的乌溪江库区群众异地脱贫奔小康工作已如火如荼开展。于是,我与农办的同事多次赴衢州市衢江区等地考察学习,回到龙泉后,当即组织商讨下山脱贫工作初步方案。当觉得想法比较成熟时,将一些初步方案与设想向龙泉市委、市政府领导汇报,得到了他们的充分肯定,并多次带我赴省政府汇报,向上级农办、移民办等争取政策资金支持。经过多方努力,该项目得到省委、省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,决定实施紧水滩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,并与龙泉、云和两地政府签订了责任书,将紧水滩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项目列为“省长工程”。至此,龙泉下山出库奔小康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。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、省长吕祖善、副省长茅临生以及中央农办、省农办等相关部门领导多次来龙调研指导工作,既为龙泉市下山出库脱贫全面铺开指明了方向,更为该项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。
下山出库项目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,首要的是统一思想认识。由于种种原因,群众对搬迁工作顾虑重重,主要涉及建房资金筹措、迁后户籍管理、原住地耕地林地权属、就业保障、子女上学等问题,都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。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,我们农办相关负责人和科室人员深入库区了解群众意愿,对安置地点进行三番五次的现场踏勘,反复比较孰优孰劣。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,按照“立足当前、着眼长远、分步实施,突出重点、整体推进”的原则,制定和出台了下山脱贫的总体规划及《紧水滩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项目实施意见》《bbin体育足彩:进一步加强万名农民下山脱贫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》,对农民下山脱贫项目进行总体谋划布局,优惠减免搬迁建房农户规费达33项。做人的思想工作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,尤其涉及到思想观念、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他们的切身利益。怎么办?我们当时就采取一个虽然“笨”但是管用的“老”办法,将心比心,以诚换诚,以理说理,组织工作组走村入户,一家一家的走访,一笔一笔的算账,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最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。
我们创新安置模式,确保农民“迁得出”。在安仁脱贫小区推行“三植8户、四植8户”等联建公寓式套房模式,实现了“农户节约建房成本3-5万元、政府节省土地资源40%以上”的双赢效果。在城区南大洋农民公寓首创市场化运作建房模式,通过招投标方式挂牌出让建设用地,给予农户购房款50%的按揭贷款和每平方米低于成本价600元的优惠,收到“政府节约建设用地、农民节省建房成本、小区提升品味”的多赢效果。2007年9月,时任浙江省常务副省长陈敏尔对龙泉市既节约土地、又节省成本的搬迁建房模式作了批示,要求省国土厅总结推广龙泉经验。
农民下来后,怎么才能“稳得住”?针对这一问题,我们积极探索农民下山出库后续管理新机制,在下山搬迁农民原有山林、农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,给予下山脱贫农户在劳动力培训、子女就学、就医等方面享受当地居民(农民)同等待遇;在安仁小区、张村小区等脱贫区(点)开展农村新社区建设,成立社区党支部和社区管委会,将紧水滩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小区一期、安泰小区、安康小区4000余名下山脱贫人员纳入社区管理。
农民下山只是手段,关键要使农民“逐步能致富”。在早期脱贫小区规划时,我们就已充分考虑这个问题,将安置地点选择在就业机会多、基础设施条件好的龙泉市区及安仁、八都两个中心镇。我们着眼于下山出库农民要有事干,通过组织异地转移农民参加每月15日人才交流会、开展企业就业结对帮扶、引导低收入农户从事来料加工等一系列措施,提升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能力。据调查,这些脱贫户在下山前从事种养业比例占85.9%,从事二、三产业占14.1%,年人均纯收入为2800元;搬迁后通过培训转移,从事种养业比例降至42%,从事二、三产业增加至58%,年人均纯收入提高到4580元。同时,在生态移民子女就学、就医等方面做好相关服务,确保群众迁得出、稳得住、富起来。
“十一五”期间,龙泉市5482户22162人从偏远的山区、库区实现异地搬迁,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,初步实现了“迁得出、稳得下、逐步能致富”的目标。我直接经历了搬迁、建房、后续帮扶和资金管理等环节,走访2500户10000多人以上,指导工作,服务群众。全省及丽水市下山脱贫工作现场会在龙泉召开,龙泉市成为了全省的先进典型,时任浙江省副省长陈加元还作出全省“四个第一”批示。作为此项工作的亲历者、组织者、实施者,我倍感欣慰,真诚祝愿下山出库的群众从小康走向共富,生活越过越好!
亲历紧水滩库区农民异地搬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