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bin体育足彩_bbin新体育平台-客户端下载

图片

图片

当前位置: 首页
> 政务资讯 > 今日龙泉

连续两年,龙泉实力夺“鼎”!

文章来源:龙泉市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4-04-17 14:32:46 点击数:

“神农鼎”的分量有多重?它是目前浙江省乡村振兴领域的最高荣誉。只有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的设区市、90个县(市、区)的前20名才有机会拿到。

龙泉自2023年首次夺“鼎”以来,已连续两年获此殊荣,系丽水唯一。

连续两年成功夺“鼎”,龙泉底气在哪里?


“连续”一词,足见“神农鼎”之“沉”。

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,教民耕种,被称为农业之神。以神农为名,足见省委、省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重视。

龙泉,是典型的山区县,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。山是长三角之巅,水为三江之源,被誉为“中国天然氧吧”,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%,是中国黑木耳之乡、中国道地灵芝核心产区。

靠山吃山,靠山发展。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的总抓手,龙泉市委、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,主要领导亲力亲为,连续两年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深入调查研究,系统谋划制度重构、改革引领,逐个逐项研究政策,高规格召开乡村振兴发展大会。

这两年,龙泉聚力发展品质农业、打造品质乡村、提升品质生活、构建品质服务,谋划实施万名低收入群众奔富、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、全域“共富工坊”建设等三年行动计划,找准乡村振兴路径,持续推动全市农业农村领域高品质发展。

沉甸甸的“神农鼎”,展示着龙泉乡村振兴走过的不凡之路,是一系列谋划、创新、实践的呈现。

“连续”一词,足见“神农鼎”之“金”。

金灿灿的“神农鼎”,是龙泉“三农”领域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心血与汗水结晶。

做足“精”的文章。龙泉围绕“竹茶菌蔬”主导产业和“蜂果药渔”特色产业,在产业规划、政策导向、要素配套上深耕发力,重点抓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、省级粮食功能区农业“两区”和高山果蔬精品农业产业带、农旅体验休闲产业带、菌茶特色产业带、生态渔业产业带农业“四带”建设,2023年,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.2%,增速走在丽水前列。

全链条布局推进黑木耳、灵芝、铁皮石斛等食药用菌产业发展,系统重塑产业体系,完成了种质种苗到药食同源产品的转型,食药用菌产业成为龙泉农民“点绿成金”的致富密码,其中,龙泉灵芝和灵芝孢子粉分别以30.47亿元、14.49亿元的品牌价值,高居全国同类公用品牌价值榜第2和第6。

延伸“智”的链条。深入实施农业“双强”行动,依托144家农机作业服务主体,大力推广无人机植保(飞播)、机械化移栽等新技术,不断推动农业生产与良种、良制、良法有机结合,农业生产实现提品质、转方式、增效益,获评“河姆渡杯”粮食生产先进县,入选省肥药两制综合改革试点县和省数字畜牧试点县。高效推进“三位一体”农合联综合集成改革,强化农业“产、供、销、信用”一体,上线运行“农智链”应用场景,带动竹、茶、菌、蔬等农业主导产业线上增益,销售额达1420万元,助力农户人均增收7000余元。

坚持“统”的思维。构建“农工贸一体化、产供销一条龙”现代农业产业链,强化“丽水山耕”母子品牌运作,培育“龙泉绿”蔬菜、“龙泉红”茶叶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,通过统一品种、统一育苗、统一技术、统一包装、统一销售模式,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,产品溢价高达25%以上。

美丽龙泉焕发新颜。精心开展美丽龙泉建设“十美”行动,以“最美”的标准构筑空间格局之美、塑造风貌精致之美、厚植乡村迭代之美,成功入选全省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工程试点县、全省减污降碳协同试点,县域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“千万工程”在全省2023年度大考中获评A档,系丽水市唯一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领先,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、水质综合指数分别位列全省第一、第二,创成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。

乡村改革硕果累累。高效推进农村宅基地“三权分置”、农村金融、集体林权等综合集成改革,迭代升级“益林共富”等多跨场景应用,成功争取“标准地+农业双强”改革、“宅基地+乡村建设”改革等丽水试点,成功入选“浙农富裕”“浙农优品”等场景建设第一批“先行先试”县,“益林共富”成为全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、全省林业推进共同富裕十大典型案例。

点绿成金,龙泉共富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少。2023年,龙泉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26元,同比名义增长6.0%,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.83,优于丽水市;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1元,增长15.9%,增速排名全省第一;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.69亿元,同比增长23.25%,经营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,达到1.1亿元,同比增长42.53%;总收入3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达15万元的行政村实现100%覆盖,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的强村从2022年的43个增至122个。

亮眼的数字“金灿灿”!这些数字,是百姓的“幸福清单”,是干部的“辛苦指数”,是一个个奋斗的故事。


在龙泉岩樟,一斤百年老枞野茶可以卖到2000元一斤!这价格让村民们乐弯了腰!

好水种好茶,乡贤叶光明打造的“磨石栏”野生红茶曾夺得“中茶杯”红茶金奖。物以稀为贵,他打造的极品百年老枞野茶价比金子,受到了市场的青睐,虽然量少,也带来了丰厚的收益。

叶光明说,现在村民为他摘野茶,每天可以赚到200元工资。他想要和村民一起共富,继续保护好这片水源地山林间的野茶树,让它们源源不断地产出优质野茶叶。

“刘宝珠,合计22457.5元;何日根,合计17325元;谢根发,合计17241元……”被点到名的低收入农户喜滋滋地上台领钱,大家笑得合不拢嘴。畲乡竹垟探索“企业+低收入农户+基地”的模式,建设低收入农户食用菌共富基地。

2023年是分红的第二年,金田村参与入股的低收入农户有25户,连本收益共计拿到43万余元,少则几千,多则几万,这些一直拿着低收入的农民笑开了怀。

山高路远,曾是制约许多高山远山乡镇发展的因素,如今劣势变优势。2023年,江南之巅·天空越野赛举行,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越野跑爱好者齐聚屏南。体育赛事不光为村里带来了人气,也带来了“流量”。每月都有全国各地的跑友来训练,村民们将闲置农房装修起来经营,暑期收入有的可达2000余元。

好风景“长”出了好经济。在政府的引导下,村民们在好风景里找到增收之路。

在山海协作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城北乡河坑塘村,小黄牛和浙东白鹅养殖业给20多名留守老人和10多名低收入农户带来了新工作,可实现年人均增收1.2万元左右。

是出门打工,还是在家照顾老人小孩,一直以来是许多山区村民的两难抉择。如今,家乡产业越来越多,发展越来越好,有的低收入农户成了养蜂达人,有的成了黑木耳种植专业户,有的即使没有劳动能力也能成为股东坐享分红,“家门口”就业创业越来越方便了。

八都安田、竹垟金田、宝溪高山、道太安平……龙泉涌现出一批批生态致富明星村,增收致富的生动画卷正在徐徐铺开。

共同富裕贵在“共同”。既要共同奋斗,也要共享成果。这成果,不仅是经济成果,还有公共服务成果。龙泉大力实施教育、医疗卫生领域综合改革,城乡校际均衡水平走在丽水前列,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从2022年的40.2%提高到2023年的77.5%,龙泉一中省重点大学以上录取率突破37.0%,高考创历史最好成绩;家门口的“浙大二院”给龙泉百姓带来越来越优质的医疗服务,创新打造的“浙丽乡村好医”服务场景,有效破解监测管理难、就医问诊难、规律用药难、下山入院难等系列难题,筑牢偏远山区乡村群众健康防线,获评2023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铜奖、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。


如果说“沉甸甸”的是责任,那“金灿灿”的就是希望。每一份荣誉的背后,都意味着有更高的山峰等着我们去攀登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,仍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。

突出产业富民。民之富,首在产业兴旺。一方面,要优化产业发展平台,大力推动塆头农产品加工园、兰巨省级现代农业园、“唯珍堂”铁皮石斛产业园等农业产业平台提档升级,加快推进重大农业项目建设进度,补齐农业产业短板,扩大农产品精深加工规模。另一方面,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,集中优势集中力量连片打造,如西街白云山居图共富产业示范带、八都竹垟食用菌共富产业带、住龙—宝溪“红绿金”文旅融合共富示范带、安仁—道太水产养殖共富示范带等,以优势产业建强共富示范带,以项目推动产业带动经济。事实证明,只有产业充分立起来,才能持续跑出富民增收“加速度”。

突出改革创新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必须用好改革这一法宝。比如,持续深化“三位一体”农合联改革,供销社与后勤公司推广“流动供销致富车”服务,助推低收入农户农产品进党政机关、国有企事业单位、乡镇(街道)等食堂,小创意为低收入农户带来大收益。又比如,迭代升级乡村数字化改革,高效承接“浙农富裕”“浙农优品”“浙食链”等省级平台应用,升级打造“益林富农”“农智链”“灵芝产业大脑”等龙泉特色应用场景,加快农业“小生产”更好对接“大市场”。还有集体产权制度、农村宅基地“三权”分置、强村公司市场化经营等农业农村领域重点改革也得一体推进,全力推动“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资本、农民变股东”。

突出普惠共享。建立全民覆盖、普惠共享、优质均等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,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。纵深推进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综合改革,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更好更公平的受教育机会,让龙泉人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。创新“文化+集市”融合模式,持续办好“文润龙泉·共富集市”乡村文化赶集活动,将“百姓乡村赶集日”办成雅俗共赏的“乡村文化赶集日”。

突出兜底保障。加强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事业建设,重点聚焦低收入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,确保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。要发挥各类产业园区、小微企业园等平台作用,吸纳更多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区实现就业。也要提升“共富工坊”数量、质量和容量,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低收入农户就近就业。还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,开展精准结对帮扶。

推动乡村全面振兴,关键靠人。广袤的田野,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,更为干部群众提供了人生出彩的舞台。广大干部当用拼比之“姿”,答富民之“卷”,让百姓的钱袋子“鼓起来”、日子“红起来”。

连续两年夺“鼎”,这是龙泉的实力担当。当然,“鼎”是激励,也是鞭策。夺“鼎”不易,守“鼎”升级更难。每几年上一个台阶,一旦中断就前功尽弃,是夺“鼎”的难度所在。因此,问“鼎”之路,还得久久为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