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bin体育足彩_bbin新体育平台-客户端下载

图片

图片

当前位置: 首页
> 政务资讯 > 相关工作

竹木产业“转型记”

文章来源:龙泉市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4-12-19 10:57:08 点击数:

龙泉素有“浙南林海”之称,是浙江第二大毛竹产区,2023年竹木全产业链产值67亿元,从业人员3万余人。独具特色的竹木产业,不仅打响“中国特色竹乡”金名片,更是当地的富民产业之一。

然而,这个富民产业正在经历一场破旧立新、转型发展的“涅槃新生”。今年5月起,我市开启新一轮竹木产业转型发展工作,锚定园区外无“低小散”企业目标,以“壮士断腕”的决心,对全市竹木“低小散”企业分类分批进行“转型提升”或“腾笼换鸟”。

近日,传来两个令人振奋的喜讯:一是入选浙江省竹产业重点县名单,支持龙泉加快发展“以竹代塑”特色产品,打造一批产业关联度高、功能互补性强、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集群;二是竹木产业规上产值实现正向增长,今年1-10月,规上产值同比增长21.5%,扭转连续三年下滑态势。

张有钢 摄

为何要对富民产业下“重拳”?

竹木产业不仅是龙泉耕耘最久、带动力强的传统产业,也是我市重点培育的百亿产业。早期从家庭作坊、小工厂一路发展而来,对增加林农收入、解决劳动力就业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功不可没,也曾创造过全省毛竹加工使用量之最的辉煌时刻。

但通往绿色发展、高价值链的转型之路却面临重重挑战:经过多年发展,仍以传统粗放模式为主,产业集聚规模小、产业层次较低,不同程度存在脏乱差、环保不达标、消防安全隐患大等问题,且产品同质化、低端竞争、附加值低特征明显,影响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城乡人居环境提升。

一组数据可见一斑:全市600多家竹木企业,“低小散”企业(个体户)就有392家;自2019年以来,竹木企业发生火灾事件71起,占全市火灾总数的近五分之一,更是占据厂房类火灾五分之三以上……

“深入开展竹木产业转型发展工作,既是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环保整改要求和省委巡视‘两违’整改要求的重要内容,也是市委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的重大决策,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。”市委主要负责人说,富民产业要的是整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,决不能局限于眼前利益,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。必须抢抓时间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、凤凰涅槃,以绿色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跃升,牢牢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主动权。

剑指“低、小、散”!

“这个行业早就该管管了。”吴少养是竹木加工厂的老工人,因身体原因提前“退休”,对这个干了近20年的行业,他的内心是又爱又恨。

竹木加工厂产生的污染,是吴少养最无法忍受的。在木材切割、打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木屑和粉尘,在喷漆过程中会产生空气污染,而很多加工企业都散布在农村,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给村庄生态和村民带来了较大的影响。

“以前在安仁镇张畈村租用了4000多平方米的简易厂房,夏天闷热、冬天透风,大雨天会漏水,用电也不规范,常常是提心吊胆。”从事竹木玩具生产20多年的张一平,说起老工厂的生产环境无奈又有点后怕。他说,“老工厂沿溪,2022年的一场大暴雨冲塌了成品仓库墙体,一下损失了20多万元。”

张一平的经历,很多竹木企业老板都曾遇到。“低小散”是他们的代名词,铁皮棚、简易房是他们的“面子”,粉尘漫天、物品堆放杂乱是他们的“里子”,这些企业(个体户)精深加工技术落后,加工程度停留在物理分解、半成品生产等初级阶段,这也正是我市非要“破竹”转型的主要原因。

如何破解转型升级困局?

多年来一直有着“入园”想法,却由于找不到合适区块的张一平,今年8月已顺利入驻安仁昌文小微园。“不仅顺利乔迁,而且扶持政策很给力,各类补助加起来也有200多万元呢。”张一平笑着说,搬到新厂区来,他又添置了一批自动化设备,扩大生产线和优化工序,还新招了20多个工人,明年产值估计能做到2000万元。

锯板业是竹木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盛平竹木老板王芳平关掉宏山社区赵淤区块的老厂房后,选择和同区块的另外2家锯板厂联手,以“组团提升”的方式在位于八都溪坪工业园的市锯板中心拿地建新厂。“现阶段自己‘单兵作战’有点吃力,市里引导我们‘组团转型’,把‘竞争对手’变成‘合作伙伴’,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。”王芳平表示。

产业不破不立。面对“破解转型升级困局”的产业发展时代命题,以及“向现代化、智能化、高端化的绿色发展”的新时代重任,我市以新时代“龙泉精神”的战略定力,给出竹木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高端化突围的“新解法”——

高效协同,压茬推进。大力推进竹木产业综合整治提升攻坚行动,全体副处以上领导下沉一线督导协调,应急、环保、资规等部门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检查,属地乡镇(街道)压实责任“挂图作战”,形成上下联动、左右协同、压茬推进的工作态势。今年以来,共拆除锯板加工点5.01万平方米,拆除率100%;拆除竹木企业(个体户)“两违”建筑18.11万平方米,拆除率96.25%。

先立后破,前瞻布局。针对竹木产业“低、小、散、乱、污”发展现状,综合分析资源分布、产业定位、劳动就业等因素,以经济开发区、八都镇、安仁镇、查田镇等竹木产业重点区块为主战场,布局建设竹材初加工点45个、小微园16个、锯板中心2个,系统构建“竹材初级分解点+竹加工小微园+成品精深加工园”多能级平台,推进竹木产业空间重构、资源重组、品质重塑。截至目前,产业平台总面积达200亩,建筑面积6.6万平方米。

分类施策,疏堵结合。按照“引导入园一批、整合转型一批、关停淘汰一批”原则,从用地、安全、环保等方面甄别企业类型,并综合考虑企业发展诉求、合法因素等,一企一策、分类分批推进整合转型。出台企业入园扶持政策,设置租金奖励、快入驻奖励、快建设奖励等9大方面16条细则,通过“竞争性入园+个性化扶持”,最大力度引导企业集中入园。截至目前,已转型提升161家、停业转行143家。

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!

12月7日,我市举行省科技特派团竹木产业科技成果对接会,8位专家现场推介了50余项科技成果,涵盖了竹材加工体系构建及应用、四季鲜笋培育技术、智能化设备制造、竹木新技术应用等竹木全产业链。“大开眼界”“十分心动”这8个字,是前来参会的竹木企业共同心声。

此前,省科技特派团已经有一批科技成果在龙泉成功落地,浙江能福旅游用品有限公司就是受益企业之一。在中国计量大学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助力下,能福公司成功研发了木质伞柄自动装配系统,实现木质伞柄的快速、精准装配。“生产效率提高30%,产品不良率明显下降,装配工人也减少了几个,市场竞争力一下就上来了。”企业负责人李伟说。

闯新路才会有出路。抓紧“以竹代塑”新机遇,抢占经济发展“新风口”,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变,是竹木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。我市围绕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,积极培育龙头企业、领军企业,加速生产线和产品的更新迭代,着力推动核心和底层技术创新与突破,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——

外引内育,加快聚链成群。聚焦“链条式、集群化”发展方向,精准绘制竹木产业链招商图谱,紧盯竹纤维、竹提取物等精深加工领域开展项目招引。2022年以来,累计招引千束家居、胜源竹木等龙头企业项目17个,亿元以上项目3个。深入实施优质竹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,建立“微成长、小升高、高壮大”企业培育库,完善“建库—诊断—服务—提升”培育体系,推动企业做大做强。截至目前,累计培育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6家、规上企业38家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、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0家。

科技创新,加快转型升级。大力推进“机器换人”“数字车间”示范企业建设,引导竹木企业加大产品开发、技术革新、设备升级力度。2023年以来,累计实施竹木产业技改项目45个,完成技改投资5426万元,年均增长73.5%。依托全省科技特派团试点优势,联合浙江大学、浙江农林大学组建竹木产学研创新联盟,通过“揭榜挂帅”“市校合作”等方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打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大门。背靠市校合作,亿龙竹木研发防腐防霉阻燃新技术并应用于特种竹材生产,不仅实现“以竹代塑”的创新实践,还成功打开中东、欧美市场,明年产值有望冲刺亿元。

政策扶持,强化降本增效。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,制定出台《龙泉市bbin体育足彩:推进竹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》《龙泉市加快“以竹代塑”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系列政策,全方位强化土地资源、用气、用工等要素保障,近三年累计兑付扶持资金6296万元。针对竹木产业经营周期长、短期无收益,导致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,推出“竹木小微速贷”“竹木产业贷”等竹木金融产品51款,有效解决竹木企业发展后顾之忧。2022年以来,累计发放贷款15.99亿元,为市场主体节息降本近1800万元。

翠木蔚然成林,竹影摇曳生姿,其下隐金藏玉。绿水青山间,我市竹木产业正在“破竹”蜕变,“立势”奋进,直至“优境”飞跃,似一艘巨轮,在转型升级的壮阔航道上乘风破浪,驶向璀璨未来。

蹄疾步稳,向新而生;

破立之间,扭转乾坤!

记者 蒋加丽